欢迎访问临渭区党建网!今天是
 
 
  1. 首页
  2. 自身建设
  3. 理论学习
  4. 正文

简析农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原因与对策

发布时间:2009-07-06 10:14:21    来源: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关系不协调的问题,影响了村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削弱了村级组织的整体合力,阻碍了农村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表现及成因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关系不协调,主要表现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两个人身上。
  一是认识错位。一些村党支部书记认为,既然党支部是村级组织的领导核心,村上工作就应由支部说了算,支部书记和村主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村主任应定期向支部书记汇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村委会这个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我”空间。一些村主任却片面理解“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享有自治权,可以不接受党支部的领导而独立开展工作,狭隘理解村委会主任的职责与权限;还有一些村上主要干部长期执有“谁厉害谁就是领导”的错误思想,在村级班子中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导致“自我”膨胀。
  二是权利失衡。权力和利益的分配不均,人、财、物等问题的处理不当,往往是造成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直接原因。有的村党支部书记人权、财权一把抓,两个公章一块装,领导、会计一肩挑,独断专行,监督失控。有的村主任则利用法人身份,不讲原则,不遵守规章制度,为所欲为,甚至从中谋利,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超越了党支部的领导。也有的村上主要干部利用自己嫡系,抓“经济收入”,互相争利,导致分歧。
  三是工作无序。制度不健全、办事无章可循,是导致村“两委”关系不协调的关键原因。有的村工作制度不完善,在重大问题决策上,没有明确的规范操作程序和要求,仅凭个人好恶工作,有的即使有各种规章制度,只是流于布置、流于形式,工作中很难按制度执行,使决策时容易出现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有的村在工作分工上,职权不清,责任不明,相互扯皮,导致工作混乱。
  四是缺乏沟通。村上主要干部由于年龄、阅历、知识、气质、经验的不同,在对某些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决策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研究问题时,有的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事前不通气、不商量,在集体研究时随意表态,各执己见,互不相让,难达共识。有的村上主要干部面和心不和,会上研究一个样,会下工作一个样,有的甚至故意为自己不支持的人和事设置障碍,也有的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误解或冲突掺杂进来,更容易产生矛盾。
  五是相互抑制。调查中发现,个别村党支部书记对培养后备干部抱有抵触情绪,怕“抢了自己的位子,夺了自己的帽子”,即使想培养,也尽量从“自己人”中培养。对村主任入党问题百般阻挠。而村主任因不能解决组织问题,对支部书记长期怀恨在心,故意制约,影响团结。


  措施及建议

  一是教育培训要突现“活”,奠定解决问题的思想基础。加强村“两委”干部特别是支部书记、村主任的学习教育,让他们全面了解和掌握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职责及村级工作运作程序。要让支部书记认识到,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必须按照党章规定进行工作。同时,还必须不断改进领导方法,学会运用民主法制、说服教育、典型示范、提供服务和经济杠杆等手段,加强对村委会的领导;依照宪法和法律、法规,支持和保障村委会带领村民开展自治活动,但不能越俎代疱。让村主任要认识到党管农村工作是我党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原则,村民自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树立党领导一切的思想,既不能以“自治”排斥,也不能因接受而处处依赖,也就是说支部书记要当好“编剧”和“导演”,而村委会主任则是村上工作的主角,二者要摆正位置,相互配合。
  二是选任渠道要抓住“宽”,把好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针对当前村级干部队伍老化、文化素质偏低、后备力量匮乏的现状,必须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明确标准,拓宽视野,不拘一格用人。一是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选用上着眼于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特长,发展经济思路宽,为人办事心胸宽,文化程度高、工作着眼点高、群众威信高的优秀人才上;在范围上由“党员和在职村干部的小圈子”转变到“多层次、多渠道的大视野”中来;在方式上由“委派、等额选举”转变到“公推直选”上来,在结构上由“只注重个体素质”转变到“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文化结构合理搭配”上来。二要选准配强村党组织班子。“农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选准配强村党组织班子,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对一个村的发展至关重要。三要加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采取民主推荐、公开选拔、跟踪培养等方法,遵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村级后备干部选培新机制。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发展优秀青年入党。有计划地选送他们接受培训,参加实践锻炼,定期进行考察,动态模式管理,解决农村优秀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四是积极提倡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一方面引导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法定程序,竞选村委会主任;另一方面要注重把那些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党员村委会主任按照程序推选为党支部书记或在特殊情况下进行任命,但实行“一肩挑”,一定要选准、用好干部,确保有效监督及时到位。
  三是激励保障重在“实”,为解决问题提供有效保证。坚决推行村干部任职报酬制,要保证村干部工资列入县级财政预算,每季度按时存入个人帐户,村级主要干部的报酬要逐步实现不低于当地劳动力的平均工资水平。鼓励经济条件好的村要以从当年已收益到帐的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村干部奖金。要按照村级班子绩效量化考核办法,实施村干部报酬与工作实绩挂钩制度,重奖严惩,形成争先创先的政策导向。积极推荐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符合任职条件的村干部,竞选乡镇公务员;逐步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对村级干部探索实行养老保险机制,首先解决村级党组织书记的问题。继续落实符合条件的离任村级正职干部的生活补助政策,在保证按时发放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补助金额。
  四是监督管理紧扣“严”,采取必要手段。进一步完善村级规范化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之更加符合村级工作实际,提高可操作性。一是要建立农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凡涉及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以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的决策,由村党支部或村委会事先征求村民代表和群众意见后,经党员大会讨论审议,提交村“两委”联席会议讨论决定。二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坚持和完善以目标责任管理、定期考核、民主评议等为基本内容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村干部考评管理制度,对村级班子实行实绩量化考核,定期考核,加强督办,使考核监督成为上级党组织指导和督促农村基层党组织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的基本工作方式。三是要坚持把村财民理乡监管的模式深化细化。确保村级财务支出,必须在“双签双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签字,村民主理财小组、乡镇经管部门审核)后,方可入账,对于重大财务支出,须在村民代表和党员会议上通过后进行报批;要建立村级主要干部离任审计和村级财务定期审计制度,由县经管部门对村级财务每半年审计一次,并将审计结果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对审计出现问题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问题严重的给予组织处理或移交司法机关,避免村财“烂滩子”现象。四是要严肃工作纪律,加强管理。对于一些个人素质较差、闹无原则纠纷的村“两委”干部,应及时地批评教育,必要时采取组织措施予以告诫、诫免,促使其及时改正错误,以免造成更深的矛盾。

                                                                                                              王强 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