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渭区党建网!今天是
 
 
  1. 首页
  2. 人才工作
  3. 人才动态
  4. 正文

临渭人才:“三个三”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7-11-07 08:31:37    来源:


组建“三支队伍”,助力脱贫攻坚。一是选派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作为选才主阵地,围绕“三项机制”贯彻落实和脱贫攻坚工作实际,采取“选硬人、硬选人”的办法,从后备人才库中选择81名优秀人才挂职贫困村“第一书记”,与选派单位、驻村扶贫工作队“责任捆绑”,发挥职能作用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找准“病因”,对症下药。二是组建农技专家团队。组建10支农技专家团队,对全区葡萄、核桃、猕猴桃等重点产业,开展精准帮扶。先后组织举办脱贫攻坚主题培训89场次,累计在渭南电视台录制《农家四季》栏目专题讲座8次,开展“阳光工程培训”、“临渭葡萄大讲堂”等实用技术培训300余场次、受训群众2.2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管理和收入水平,贫困群众发展葡萄、核桃、猕猴桃、花椒的热情空前高涨,年内新栽植花椒9万余株、发展核桃2.3万亩、猕猴桃2.5万亩。三是建立文教队伍。选派212名优秀教师,76名农村走教教师开展支教帮扶工作。共开展听课交流、示范讲座、教研(备课)组等活动100余次,参与教师2000余人次,帮助贫困村教师业务水平提升。组建全区文艺人才,开展“文艺下基层巡演”活动,文化扶贫文艺巡演81场次,小品“懒汉脱贫”在群众中引起极大反响,贫困群众“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

开展“三项活动”,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党政人才结对帮扶活动。广泛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组1万余党政干部深入81个贫困村,实施一对一帮扶。坚持“三联三包”结对帮扶工作机制, 每名区级领导包联一个镇、一个贫困村、2户贫困户,在每周扶贫工作日开展帮扶活动,推行帮扶工作纪实制度,确保工作实实在在。二是专业人才上门服务活动。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的强大感召力,支持引导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人才乔丰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徐兆宏、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姜信周等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各种资源,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工作。积极开展“千名医生包联救助千名因病致贫家庭”活动,1443名医生结对包联2757户因病致贫家庭,340人次享受健康扶贫基金兜底政策补助30.86万元。通过发放“医疗帮扶联系卡”,义诊、巡诊、健康教育等形式开展上门医疗服务活动。三是企业人才出力献策活动。充分发挥企业资源优势,每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至少联系1个贫困村,通过智力扶贫、就业扶贫、产业帮扶、商贸扶贫等方式,推行“企业(社会组织)党组织+村党组织+贫困户”共建模式,把企业资本、技术、人才等优势与贫困村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等有机结合,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已有10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与10个村35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

构筑“三条通道”,助力脱贫攻坚。一是产业引领通道依托“葡萄专家工作站”“核桃专家工作站”,发挥柔性引进的20余名西农人才作用,通过研发引进新品种、提供生产技术指导,解决产品开发、生产技术等瓶颈问题,示范带动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共引进新品110多种,推广新技术15项,举办技术培训会120场次,培养技术骨干300人,培训农民达30000余人次,培训贫困农民8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000册。二是培养提升通道。围绕葡萄、核桃、猕猴桃、花椒等农业支柱产业,通过科技人才帮扶、远程教育培训平台、“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等形式,每月对种养大户培训1—2次,培育农民种、养殖能手5800余人,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三是就业创业通道。按照“五个实现”的目标,全面实施“十大工程”,开发公益岗位3540个,拟拿出50个消防辅警,50个综合执法岗位,优先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积极与区旅游公司、华润万家、创新创业基地等多家用人单位对接联系,建立贫困大学生就业供需合作机制,先后推荐贫困大学生就业90人次,实现就业85人。(郑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