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召开后,临渭区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占彬第一时间将会议精神向区委常委会进行了汇报,并及时召开部务会和全干会,原原本本学习了张广智部长讲话精神,查不足、找差距、补短板,为全区组织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定明基调、找准方向奠定坚实基础,以实践实干实效推动组织工作追赶超越。
一是抓好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凝聚干部“向心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梁家河“大学问”等为基本内容,坚持抓实 “1520”等组织生活制度,突出抓好各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围绕临渭改革发展目标,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为主题,充分发挥区委党校“熔炉阵地”作用,推行“红色教育+党性教育”培训模式,立足王尚德烈士陵园、军博园、蔺店镇蒲阳“党性体检中心”等资源,打造“红色基地”,凝聚全区各级干部思想认同;以“互联网+党建”为抓手,依托临渭党建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探索建立全区基层组织大数据,打造线上“红色阵地”,引导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二是抓好组织体系建设这个保障,提升组织“引领力”。以“抓规范、促提升、重创新”为目的,持续开展“双抓双促”工程,坚持实行党员评星定级管理;以“抓党建促脱贫”为手段,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优势,抓好农村带头人建设和村“两委”换届收尾工作,实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雏雁”工程,定期举办脱贫攻坚“擂台赛”和“四支力量”培训。以“共建融合”为重点,突出区域共融、多元共治、资源共享三个导向,探索符合临渭实际的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子”。以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为抓手,强化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各领域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
三是抓好政治标准这个关键,激发干部“内动力”。把好选人用人政治关,树立“重政治、重担当、重公认、重实绩、重基层”的五大鲜明导向;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经常性综合研判,着力形成“老中青”结合、专业构成合理的干部梯队;深入实施年轻干部选拔培养计划,加大年轻干部交流任职力度,有计划地选派区直部门和下属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街镇挂职;加大一线选育干部力度,建立一线锻炼人才库,出台《关于选派干部到重点工作一线实践锻炼的意见》,突出在项目征迁、脱贫攻坚、招商引资等“急难险重一线”锻炼年轻干部;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利用“日常督查+专项督查”的方式,扎实开展干部作风问题排查整改工作,下发《关于关心干部职工身心健康的通知》,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完善考核评价指标,推进目标责任差异化考核,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充分激发全区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四是抓好招才引智这个重点,强化人才“支撑力”。 以政治引领为根本,坚持培养引进双管齐下,积极开展区校战略合作,大力实施人才“千百工程”和人才培养工程。聚焦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指导建成区猕猴桃、香菇产业实用人才示范基地,鼓励引导各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全区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用好3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经费,落实人才创新创业激励保障措施和日常关爱措施,健全区级领导及部门领导联系专家和优秀人才制度,向高层次人才发放“优才卡”,建好用好“人才大厦”。开展“临渭十大人才”、“首席行业专家”、“本土实用人才”等评选活动,营造惜才爱才浓厚氛围,着力集聚各领域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
五是抓好自身建设这个基础,铸牢组工“示范力”。 认真落实 “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和“五个过硬”要求,围绕打造优秀组工文化,制定提升组工干部专业化能力的意见和组工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制定出台组工干部宣誓、过政治生日、纪律作风“九条规定”、组织工作督促检查工作实施办法等制度规定并抓好落实,开展组工干部夜读、业务轮讲、信息调研等活动,持续开展纪律作风教育,积极培育践行“心要静、脑要动、腰要硬、行要正”部风,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组工干部队伍,擦亮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金字招牌”。(朱晓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