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渭区党建网!今天是
 
 
  1. 首页
  2. 媒体要闻
  3. 正文

“1号活动”实打实基层党建添活力

发布时间:2017-01-09 08:51:26    来源:

“1号活动”实打实基层党建添活力

——聚焦临渭区基层党建工作新常态

 


 2017年1月1日,渭北的隆冬空气尚且冷冽,临渭区孝义镇孝联村村部一大早便“热腾”起来——全村44名在家党员踏着晨曦,专程赶来参加“党员集中活动日”。近3个小时里,大家学习理论、交流思想、商计发展。虽是今年的首个法定节假日,但没有人牢骚和埋怨半句,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党员还感慨地说:“我有好些年都没在党支部过元旦了,今天可真是个好日子……”

在党支部过元旦,并非唯一和偶然。当日,这样的情景在全区967个党支部3万余名在家党员间同时“发生”。而再往前追溯,过去的两年多里,每个月的1号这样的“党员集中活动日”都在有序开展,已然成为临渭区基层党建工作的新常态。 

“建设宜居宜游、富美临渭,必须有一支能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队伍,必须有一支能在脱贫攻坚、美丽乡村、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等各领域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党员队伍,这就是党建工作的统领作用,从近年来我们的实践看:基层党建只有抓实了、抓细了、抓强了,才能焕发出生命力。”临渭区区委书记郭柱国如是说。

为此,近年来,临渭区对标中省和市委要求,积极探索顶层设计和基层操作良性互动,将每月1号固定为全区党员集中活动日,全面推行“1号活动”制度。并配套建立了审核预告、考勤签到、缺席补课和双色预警四项制度,实现了党员教育经常化、组织生活规范化、作用发挥常态化,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宗旨意识、能力水平普遍提高,基层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学习政治理论、抓好自身建设、联系服务群众、开展民主议事”,“1号活动”将这四方面内容有机结合,将学习和实践融会贯通,真正转“虚”为“实”。

 “学习政治理论”即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上级组织的决议、决定和文件,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知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教育。“抓好自身建设”即研究发展党员工作,听取支部书记述职报告和党员思想汇报,开展业务学习、技能竞赛、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联系服务群众”即组织党员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为孤寡老人、失学儿童、贫困家庭等弱势群体奉献爱心,开展义工志愿服务,开展民情恳谈、信访接待、矛盾化解等活动。

“开展民主议事”即组织党员围绕热点难点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本单位重点工作及重要决策开展讨论,鼓励党员群众积极建言献策。

两年多来,各基层党支部结合“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安排了一系列内容丰富、指导性强的课程,广大党员利用“1号活动”沉静心思学习,带着问题思考,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明确了目标,积极投身追赶超越。

三张镇党支部书记杨甲民感言道:“‘1号活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促使党员做到知行合一。”

“身边的党员”受教育,提能力,群众心里有一本账。故市镇春光村群众梁斌说,“村部改建工作让我对村党支部有了新的认识。在搬迁过程中,村干部、党员带头签字,为了群众利益让出个人利益,他们感化了群众,得到了群众积极配合和真心认可。”

见闻或是体验“1号活动”,一个共同的感受是:在这一基层党建的实践中,临渭区始终坚持“严”“实”并举、扎实推进,确保了活动高质高效。 

“严”字当头。区委组织部提出了“五个必须”要求,即:参加党员集中活动日必须交党费、必须佩戴党徽、必须学习政治理论、必须亲自签到“贴星”及上级党委包联领导干部必须参加村级党组织活动。并从请假考勤、学习笔记、公开承诺、档案记录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密化,筑起遵守制度的“铜墙铁壁”。 

 “从方法到制度,从感官到内心,从外部制约到自觉践行,尽管都是些细微的小事,但党员的在党意识形成了,对待组织生活认真、严肃的态度形成了。”在故市镇党委副书记李林看来,这些不仅是既视和感官的,更是一场思想和精神的洗礼。 

值得一提的是,临渭区创新推行“双色预警制度”,把党员参加集中活动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参考,对连续三个月和近半年无故不参加集中活动的党员,经支委会研究后,分别发放黄色和红色预警单,对其进行督促教育。一年内有两次黄色预警和一次红色预警的党员,民主评议时不能评定为合格等次,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组织处理。对党员集中活动日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党组织书记,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问责。 

对于镇、村各党支部书记,区委组织部一位干部说,每次活动支部都要对会议现场进行实时拍照并发至组织部工作微信群,“逼”着他们必须参会。

通过一系列严格的要求、严厉的考核,目前,全区各基层党支部的党员集中活动日到会率基本达到90%以上。“1号活动”成为干部教育管理的有效抓手和载体。“实”字为先。各基层党支部充分利用“1号活动”这一平台,全面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制度,结合“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群众中彰显作为、树立形象。

“以前开会人都来不齐,公开议事更是无从谈起,如今大家常聚,常谈心,形成了共识,凝聚了力量。”孝义镇党委副书记张波说。

“产业如何发展?低保户、五保户还遗漏了谁?哪家哪户生产生活中存在什么困难?”谈起“1号活动”蔺店镇镇长杨扬深切体会到,“1号活动”承载着许多村级职能的发挥,是农村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载体。

该镇蒲阳村更是创新推出“踏石留印的有痕党建,感同身受的体验式党建,不忘初心的有为党建”,将“1号活动”不断升华,先后有100余个单位3000余人前来“取经”。

“现在村里整治环境,清理巷道垃圾,都是全体党员出动,村里环境好了,村民都竖起大拇指。”桥南镇党委副书记杨杰说,志愿劳动是每次“1号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为的是让党员们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为了确保“1号活动”扎实推进,区委组织部通过明察暗访、电话抽查、随机检查等方式强抓督查指导,针对发现的问题每月下发“问题清单”,要求基层党组织反馈“整改清单”,把“1号工程”打造成民心工程。 

2016年,全区化解矛盾纠纷830余起,为群众办实事1.6万余件,兑现党员承诺3万余条,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形成“处处有党员、事事党员管”的新气象。

针对在外工作的流动党员、年迈体弱的老党员不能参加集中活动的实际,“1号活动”从制度层面提出“缺席补课制度”,通过“送学上门”“互联网+”“党内救助”等方式,让他们了解支部活动内容,征求意见建议,体现了人性化的关怀、服务与温暖。

流动党员王晓燕说:“党支部通过微信群、QQ群,让我们离家离乡不离党,在外人心更齐了,回家风气更好了,小康路上咱们一个人都不落下。”

党建永远在路上。谈及今后,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贾向东说,基础打实了,下一步我们要围绕全市党建工作规范,在精细化管理上、在党建引领和党员模范作用上再下工夫,确保全区基层党建工作常抓常新、严中见实,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