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我与8位村民还在山东寿光学习蔬菜种植技术,返回的路上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听到了中组部通过远程网给大学生‘村官’发出节日贺信的消息。我无法掩饰内心的喜悦,当即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同伴们,让大家和我一起分享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安徽省凤阳县府城镇大王府村村委会科技副主任时全对记者说起此事,流露出一脸的兴奋。
在国庆和中秋双节到来之际,9月3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通过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等向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官”致以节日祝贺:“值此国庆60周年和中秋佳节来临之际,中共中央组织部向你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祝愿我们的党更加兴旺、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我们的人民更加幸福!祝你们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一声问候,暖人心扉。这又岂止是一声问候……
“很意外、很亲切、很自豪”
“很意外、很亲切、很自豪!”“大包干”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书记沈浩说:“这个节日问候字字句句见真情,它充分体现了中央组织部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关爱。有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的支持,我们有责任、有信心做好本职工作,扎根基层,为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甘肃省甘南州夏河县佐盖曼玛乡地瑞村党支部书记豆格扎西是一位藏族基层干部。看到中组部的慰问信后,他激动地说:“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能看到中央对我们的问候,我觉得党中央和我们少数民族干部的心贴得很近。我们的信念不会变,永远跟着共产党走!”从1995年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竹山村党支部书记朱培铭从不后悔自己的人生选择。“以前村干部大部分是上年纪的人,年轻人不愿干,主要是觉得这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现在中组部直接关怀到基层干部,我们感到工作有奔头!”
河南省商水县黄寨镇小集村大学生“村官”赵森彪说:“看到这封贺信,联想起前不久李源潮部长在给大学生‘村官’的信中指出,大学生到农村去,是时代的呼唤,是农民的期盼,也是党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我理解,这是党中央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大学生献身‘三农’大有可为。眼下,‘村官’工作对我来说已成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种情感促使我保持着旺盛的精力,无怨无悔地投身于本职工作。”黑龙江省甘南县音河乡兴十四村被誉为“龙江第一村”,村党总支委员、团总支书记王淑媛自大学毕业后就到该村工作,1982年出生的她带着“80后”女生特有的热情和活力:“能到兴十四村锻炼成长是我一生的机遇,我感到非常自豪。看到这条重要信息,我更加坚定了在农村扎根的决心。”据了解,她在大连工作的爱人也将到兴十四村落户。
甘肃省选聘的1000多名大学生“村官”,新中国六十周年华诞过得格外自豪,大家在QQ群上竞发内心感悟。酒泉市鼎新镇东明村村主任助理李海翔留言:“在基层收到中央组织部的节日祝福是一种荣耀,深刻感受到党中央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庆阳市宁县新宁镇马坪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刘超鹏留言:“在最偏远的农村能和中央组织部连上线,更坚定了我们在基层干事创业的信心。”白银市景泰县寺滩乡永安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张启健留言:“能为我们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们最大的荣幸,感谢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成长的舞台。”
“这个信息不仅仅是给我的”
从一名提灰搬砖的打工仔,成长为建筑公司的总经理;从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到义务照顾680多位鳏寡孤独老人的道德模范———河南省潢川县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书记黄久生,不愧是中国农民工的优秀代表。作为农民工党支部书记,9月30日他应邀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当天下午,他们支部从网上看到这条重要信息后,随即转发到他的手机上。黄久生反复读看,眼含热泪给支部成员回了信息:“这个信息不仅仅是给我的,更是给几千万农民工的。它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农民工的重视、关心和爱护。”10月3日,他一回到家马上召开全体党员会议,郑重地把这条信息打印出来挂到支部会议室里,与36名农民工党员一起分享这份光荣和喜悦。
“我当了10年村党支部书记,收到中组部的节日祝贺还是头一回。”山东省青州市何官镇南小王村47岁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国贞非常激动,“10月1日上午,在组织全村党员和群众收看国庆阅兵实况后,我向全村人宣读了这条中组部的节日贺信,大家高兴得一个劲儿地鼓掌。”近8年来,这个村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发展了6名新党员,年龄都在30岁上下,他们文化高、思想活、能致富、肯带头,已成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孙国贞激动地告诉记者:“去年我们村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上,今年遭遇旱灾,由于党的强农惠农政策好,上级农业科技服务到位,我村粮食再获丰收已成定局,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3000元不成问题。”
江苏省灌云县现有女大学生“村官”63名,陡沟乡许相村党总支书记陆叶从远程教育网上看到慰问信息后,第一时间把好消息转告给她的“村官”姐妹们。一时间,她们奔走相告,相互转发信息,分享殊荣。“我们会把领导的关怀化为前进的动力,投身基层、融入群众、勇挑重担,无私奉献!”陆叶说,这是大学生“村官”们的一致感想。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三河镇柏林村是“5·12”地震的重灾区,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书记徐思俊带领全村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全村近百户人家全部搬进新修的砖瓦房。他坐在打开的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前不愿离去:“国家强大了,党对灾区老百姓这么好,对村干部们这么关心爱护,这份殊荣属于广大党员和群众。我们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与大家共享,振奋精神,抓住机遇,努力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好。”
“组织的关怀暖心窝,农民的盼望记心头”
湖南省韶山市韶山村党支部是中国农村最早的支部之一,党的十七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毛雨时自豪地告诉记者,韶山村党支部是由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同志亲手建立的。60年后的今天,村里人均年收入已达9800多元,共同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他说:“中组部慰问信发出的第二天,我正在北京和100多名基层工作者一起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的亲切接见,‘十一’那天还有幸参加了阅兵观礼,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请全国人民放心,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党组织和农民群众的重托,着力科学发展,开拓创新,让韶山更好地成为‘红色第一村’。”
维吾尔族大学生“村官”库尔班·司马义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乌洽镇汗日艾里克村委会副主任,他说:“一年来,我们从新奇、彷徨到平静、务实,逐渐适应了农村,融入了农村。贺信让人深思,它不仅说明党组织对我们大学生‘村官’的关心重视,同时也让我们感到肩上的责任。今后,我们不仅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要积极投身到反分裂斗争和维护稳定工作的第一线,努力争当维护稳定的战斗员、值班备勤的巡逻员、民族团结的宣传员,在实践中真正把自己锤炼成基层党组织密切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纽带。”
四川省汶川县漩口镇集中村共有261户734人,属民族杂居区。“5·12”地震造成全部民房倒塌和严重破坏,遇难4人,灭失耕地124.5亩。2009年1月中组部领导同志来到集中村慰问党员,关心村支部的建设及组织发展情况,并给全村党员送来了10000元慰问金。“组织的关怀暖心窝,农民的盼望记心头。”看着中组部的节日贺信,村支书张腾明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如何回报党组织的关怀,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意愿是最好的答案。我村全体党员决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领全村群众艰苦奋斗,大力推进果蔬牧特色产业模式,力争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村党支部提出在村里人全部搬进新居的同时,还要尽早实现民富、心齐、村美、班子强的和谐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