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区是渭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渭南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辖6个街道办、14个镇、289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221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人。现有贫困村81个,农村贫困群众18584户、61810口人。为彻底解决智障、无生产经营能力贫困户的生活和致富问题,临渭区结合实际,在故市镇积极探索“党支部+阳光托管”扶贫模式,在精准施策上下“绣花”功夫,创出了弱势群众脱贫致富新路子。
基本做法
“支部+阳光托管”精准扶贫模式是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在村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联合辖区专业合作社、产业发展大户、爱心党员、爱心人士,在自愿自主的前提下,对辖区缺乏劳动能力、智力有障碍、无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采取生产资料、生产投入、生产收益集中托管的方式,解决贫困户生活生产实际困难,帮助实现脱贫致富。具体分生活托管和生产托管两种模式。
生活托管模式:主要针对智力有障碍,无亲无故,没有能力根据收支来源支撑自己生活的贫困户实行“爱心托管”。通过民主评议、会议研究、征得本人同意、签订托管协议,将贫困户低保、五保、粮补、养老、残疾等救助资金证件,交由村委会监管,由村委会委托村中有意愿的爱心人士或群众威望高的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或党员志愿者代为管理,每月支取300-500元救助金,用于日常开销,解决贫困户无法管理自身财产、不能保障正常生活的问题。
产业托管模式:主要针对无劳动能力、无养殖种植技术、无管理经验的贫困户,在协商一致、自愿合作的前提下,通过土地流转、建园指导、示范带动、劳务用工、托管分红、品牌销售等措施进行产业托管。由村党支部依据本地经济发展和贫困户实情搭建平台,引导、鼓励他们加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十贫困户”或“党支部+产业大户+贫困户”产业扶贫模式,采取生产资料集中管理、产业发展集中规划、产业收益集中分配的方式,促进贫困户和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的经营合作,把风险留给合作社或产业大户,把收益留给贫困户。
除此之外,区上还在故市镇推行阳光查询模式,在各村安装“精准扶贫一键通”,群众不用经过层层关卡,就能通过按键查询政策、举报违纪违规问题,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增强了脱贫攻坚工作的公开度和群众性。
取得的成效
一是创出了解决智障群体生活难题的新路子。“支部+阳关托管”模式推行以来,故市镇各村先行先试,拉近了智障群体与社会的距离,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66岁的贫困户徐红芳,患有先天性智力缺陷,由于女儿外嫁而无人赡养,生活全靠政府低保救助,镇村两级协调由党员田定娃实施生活托管。托管以后,徐红芳的责任田由田定娃管理,田定娃负责徐红芳日常生活,保证其吃穿不愁、不受冷冻,有病痛时帮助其就医,并进行照料。随后,镇村还通过危房改造帮助徐红芳住上了安全住房,解决了徐红芳的生活就医问题。 65岁的郭统计智力有障碍,生活艰难。村干部牵线托管人郭春发与他签订了三年托管合同,最近正在郭统计家里帮忙收拾新房,解决了郭统计基本保障问题。许多群众都说:“党支部定的阳光托管就是好,让真正的穷苦人身后有人管,也不怕没人料理后事,爹亲娘亲还是共产党最亲。”目前,“党支部+生活托管”模式已在全镇广泛运用,累计托管53户66人,这种工作模式也逐渐在全区推广开来、正在开花结果。
二是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办法。故市镇根据辖区种植、养殖产业实际,在乔田、易西、三高、吴章等村积极试点产业托管模式,以点带面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截至目前,乔田村桃李果业合作社已流转土地130亩;易西村绿鼎果业合作社已带动易西、朱家、吴章等村贫困群众63户,当年实现人均增收500元;吴章村宏新种羊养殖家庭农场已与周边23户贫困户签订代养协议,实际托管养殖奶山羊150余只;三高村夏友桃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带动34户贫困户发展桃子,将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贫困户通过入股分红、就近务工、技术指导等形式和集体形成了利益联动机制,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保障。
三是搭起了党群携手脱贫攻坚的新平台。依托“支部+阳光托管”平台,引导767户贫困户全部通过贴息贷款、资产和资源置换增加群众收入,既盘活了贫困户的闲置资源,又帮助贫困户规避了市场风险,增加了致富门路,推进了“三变”改革,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户的吃穿、住房、就医和增收的保障问题,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有效提高了扶贫工作效果,构建起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高度融合、互促互进、相得益彰的工作格局。
一是党委重视是根本。能不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小落地,关键是看各级党委的重视程度。临渭区委坚持每月听取一次脱贫攻坚进度汇报,并要求所有区级领导、单位一把手带头深入一线,解剖麻雀,探索破题思路,以上率下,推进面上问题破冰。
二是拔除穷根是目的。脱贫攻坚工作量大面宽,每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户面临的掣肘各不相同。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找准制约贫困户、贫困村增收致富的穷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就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支部引领是关键。 脱贫攻坚是一场攻城拔寨的决胜之战,必须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有了党的领导,就能动员更多的党员干部、热心人士、公益组织、社会能人、成功人士参与脱贫工作,就能保证工作不会跑偏,就能实现脱贫路上、一人不落的庄严承诺。
四是健全制度是遵循。实践证明,不论用那种模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都必须健全制度机制,让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用制度规范约束党支部、贫困户和经济实体,确保经济实体、贫困户、帮带户互惠互利,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