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越来越近,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笔者认为牢牢把握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服务精准扶贫新方向,采取多种措施,找准农村基层党建与扶贫攻坚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切实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一是做好组织引领,致富看“标杆”。以党员便于参与活动、党组织有利于作用发挥为原则,结合区域规模、产业布局、党员人数等特点,采取党小组建在农村产业链上、党员示范岗建在致富项目上的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引领农村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打造强弱互助、联户帮带的致富纽带, 有效提升党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
二是支持能人带动,脱贫有“帮带”。坚持将配强农村基层班子作为加快农村基层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整合优惠政策,在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创业成功人士中,动员选派政治素养强、发展能力强的本土人才到贫困村挂职或者任职,同时鼓励其牵头组建农村基层经济发展专业合作社、创办农业技术基地、领办各类经济实体,着力构建新型经营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增收,稳定实现脱贫目标。
三是强化服务拓展,办事享“便利”。投入必要的资金,抓好农村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合理配置服务资源,依托优秀党员、致富能手建立互帮联带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进一步整合农村产业发展合作社、供销社、金融机构等资源,强力推进便民超市、电子商务、金融服务到基层等工作,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以多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夯实结对帮扶,群众得“实惠”。将贫困村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转化,选好派强“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采取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分析掌握致贫原因的方法,做到精准扶贫。同时对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村“两委”干部和帮扶责任人的履职承诺和基本信息在公示栏中进行公示,明确工作任务、扶贫措施、完成时限、责任主体。
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对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实行动态监测管理,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和扶贫目标,目的是让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将对扶贫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